中國古代十大名畫,清明上河圖僅排第七(2)
四、唐-韓滉《五牛圖》
《五牛圖》,[bai]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。麻紙本,縱28.8厘米,橫139.8厘米,無款印。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韓滉。韓滉 (723-787)〔唐〕字太沖,長安(今陜西西安)人,少師休之子。那時,韓干以畫馬著稱,韓滉以畫牛著稱,后人稱為“牛馬二韓”。它問世后,收藏者包括趙構(gòu)、趙伯昂、趙孟?、恰等炙捂|T諉鞔敢灼渲鰲G灞牘睪笠歡認侶洳幻鰨鋇角∧曇洌糯用竇涫占焦姓洳亍1900年,八國聯(lián)軍洗劫紫禁城,《五牛圖》被劫出國外,從此杳無音訊。上個世紀50年代,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愛國人士發(fā)現(xiàn)。
1950年初,周恩來總理收到這位愛國人士的來信,信中說,唐代韓滉的《五牛圖》近日在香港露面,畫的主人要價10萬港幣,自己無力購買,希望中央政府出資盡快收回國寶。周總理立即給文化部下達指示,鑒定真?zhèn)?,不惜一切代價購回,并指示派可靠人員專門護送,確保文物安全。文化部接到指示后,立即組織專家赴港,鑒定《五牛圖》確系真跡,經(jīng)過多次交涉,最終以6萬港元成交?!段迮D》回到故宮時,畫面洞孔累累,殘破不堪。故官博物院組織專家,用了幾年時間,才將它修復(fù)完好。
五、五代-顧閎中《韓熙載夜宴圖》
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。絹本縱27.9cm 橫69cm。《韓熙載夜宴圖》是五代大畫家顧閎中所作,以連環(huán)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。用筆細潤圓勁,設(shè)色濃麗,人物形象清俊、娟秀,栩栩如生而名聞中外。是今存五代時期人物畫中最杰出的代表作。
六、北宋-王希孟《千里江山圖》
《千里江山圖》,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。絹本,設(shè)色,縱51.5厘米,橫1191.5厘米,為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。作者王希孟。王希孟18歲為北宋畫院學(xué)生,后召入禁中文書庫,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親自傳授,半年后即創(chuàng)作了《千里江山圖》。
七、北宋-張擇端《清明上河圖》
絹本、淡設(shè)色,高24.8厘米,長528.7厘米,原作現(xiàn)藏北京故宮博物院。作品以長卷形式,采用散點透視構(gòu)圖法,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(又稱汴京,今河南開封)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,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,也是北宋城市經(jīng)濟情況的寫照。